見到的或許信,但不見理解
(圖片來源:請按我)
最近獅城之旅,碰上了一年一度的藝術節,到處都有展覽和節目。一向對歷史沒有太大興趣,卻也買票踏入歷史博物院。
帶上導覽收聽機,急躁速覽,原來會買票參觀博物館,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只為了傳單上說,裡頭有個藝術展覽。
終於結束,未見想見的,有些失落。爬上最頂樓,空無一物,于是到了最底層。誤打誤撞問了館內的人,找到了Matthew Ngui的個展。雖然聽說這展覽都是舊作品,但其實,之前也未曾留意這藝術家,反算新鮮。和朋友一起,兩人像是無頭蒼蠅,所見的作品都很藝術。先是椅子,還有牆上的影片。我自以為是主觀以自己認為的影片剪輯專業看影片,孰不知背後要表達的,是周圍散落在不同角落,需從一個特定角度找到視覺效果,影片只是做秀。
(圖片來源:請按我)
(圖片來源:請按我)
再看幾個作品,穿到某個展覽廳,螢幕前彷彿是真實的泳池,一個不停反覆游泳的男人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(圖片來源:請按我)
再看幾次,確定那是經過四台投影機投射出來的影片,只是納悶這影片如此枯燥,藝術家到底要表達甚麼?
一團的小六生經過,幾位老師帶著學生導覽。以為可以從旁偷聽到甚麼,好讓自己快速的了解作品。怎知,甲老師說:『如果你安靜的坐下來看這影片,你們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。』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這麼高深的引導方式,我一點都沒辦法從中體悟些甚麼,而那群小六生,不知道有幾個已經鈍悟了?
甲老師又說:『你們這些年紀應該培養理解藝術的氣質和能力,這就是為何我們政府每年都那麼努力推展藝文活動。』又很有道理,但該怎樣培養呢?我獨自檢討自己理解藝術的氣質與能力。
後來,乙老師也帶了一群學生來到這螢幕前。這回更精彩,不做解釋,直發指令:『你們慢慢看,如果細心留意,一定會發現這游泳的人其實會變大也會變小。』我頓時傻眼,是嗎?怎麼我絲毫沒有留意到這點?是我不夠細心嗎?于是再繼續安靜觀看自嘆,除了四個螢幕是由四台攝影機所拍攝之影像,在銜接上部分小瑕疵的技術問題,我實在沒看到半點突然變大變小的變化。
這下腦袋就要爆炸了,附近一堆直覺上一定能構成秘密文字的柱子,走在每一個角落,都看不到一些頭緒。角落的兩旁架的攝影機,我知道另有玄機。大概是職業病,技術的問題都看見了,也似乎很容易明白背後做法,就是無法真正理解藝術品的意涵。
有點受挫和失落,大概太少太久沒接觸藝術刺激的洗禮,厚著臉皮問了工作人員才明白,眼前出現:
『Seeing may be believing but not always understanding』
原來,柱子要表達的是今天該頓悟的中心思想;看游泳的男人,要坐在不同角落的位子,就會聽到兩個不同的聲音,說明、分析不同的看法:同樣的事物,我們都有不同的觀點、體悟,就如今天參觀歷程。
而關於藝術這東西,有時候也就好像見到的或許信,但不見理解一樣,就如我現在寫,你閱讀,你或許相信,但也不見得理解為何我要如此紀錄這麼一個經歷一樣。
20080606 by 六甲豆子
延申閱讀:Matthew Ngui 作品:Swimming製作過程照片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